近期,一批AI瀏覽器新品發布,讓沉寂多時的瀏覽器市場再次硝煙彌漫。7月9日,AI搜索引擎的獨角獸Perplexity正式發布了自己的瀏覽器Comet。幾乎同時,OpenAI也宣布在未來幾周發布新款AI瀏覽器。再加上一批AI原生瀏覽器面世,AI時代瀏覽器新老勢力間的交鋒,已經打響了。
瀏覽器為AI新勢力鋪路
Perplexity在官網宣稱,Comet的定位是超級智能助手。Comet的側邊欄助手功能除了能夠通過智能體,為網頁和視頻生成摘要,回答用戶提問;還能根據用戶的指令,完成發郵件、購物等操作。相較于羅列一堆網頁標簽的傳統瀏覽器,Comet能將同時打開的一系列網頁聯系起來,批量操作網頁,用戶不必在網頁間東奔西走。
值得一提的是,Comet瀏覽器竟然是被谷歌“逼”出來的。原來他們很早就找過谷歌Chrome瀏覽器,希望將Perplexity設為默認搜索引擎,但是被谷歌拒絕了。于是他們決定自己開發瀏覽器。
Perplexity首席執行官斯里尼瓦斯(Aravind Srinivas)表示,Comet的愿景是讓互聯網放大人類的智能。用戶若想完整體驗Comet,需要通過兩種途徑,一是接受官方邀請,二是訂閱最高級別服務Perplexity Max,費用為200美元/月(約合人民幣1436元)。
Perplexity首席執行官斯里尼瓦斯(Aravind Srinivas)
而OpenAI早在去年就放話,要開發自己的瀏覽器,與谷歌的Chrome展開直接競爭。
OpenAI之所以要開發瀏覽器,最主要還是為自己的ChatGPT模型收集數據,為模型訓練和個性化能力打下基礎。
據路透社消息,該瀏覽器將采用“原生”ChatGPT界面,用戶可能可以直接通過瀏覽器與聊天機器人互動,而無需前往OpenAI的網站。目前,ChatGPT已擁有300萬付費商業用戶,4億活躍用戶,OpenAI的瀏覽器若被廣泛接納,將對谷歌的廣告生態系統、網絡數據流和搜索流量構成實質性威脅。
除此之外,更多新勢力也不斷進入這一賽道,向Chrome發起了挑戰。Dia瀏覽器無需打開ChatGPT等就能直接和任意網頁對話;國內團隊開發的FellouAI瀏覽器則集成了傳統瀏覽器、智能體和MCP工作流自動化三大能力……對于新勢力而言,AI工具是他們吸引用戶,爭奪現有流量的重要手段。通過瀏覽器能夠鏈接到更廣泛的用戶群體,為自有AI大模型收集數據,是AI企業入局瀏覽器的終極目的。
老牌瀏覽器擁抱AI道阻且長
面對群雄發起的挑戰,坐擁瀏覽器全球市場頭把交椅的谷歌并沒有吃老本。他們也試圖借助AI,實現Chrome瀏覽器的升級創新。
在今年5月的谷歌I/O 2025開發者大會上,谷歌就將自研人工智能模型Gemini接入Chrome瀏覽器中。在Chrome瀏覽器中,用戶會在右上角看到一個閃閃發光的小圖標。點擊它,Gemini聊天機器人窗口就會打開——它是一個浮動的 UI,你可以移動它并調整其大小。在那里,你可以詢問關于網站的問題。
相較于去年展示的“AI摘要”功能,Chrome瀏覽器的Gemini AI功能更加成熟,也成為對外界的谷歌搜索唱衰論調最直接回應。目前,多數瀏覽器仍然采用谷歌的開源代碼,這使得谷歌在瀏覽器領域掌握更多話語權,AI功能之于谷歌更是如虎添翼。
另一家擁有自有內核的瀏覽器——火狐,則在AI搜索領域遭遇了滑鐵盧。今年1月,火狐的母公司Mozilla宣布上線瀏覽器AI助手拓展程序Orbit,但是僅運行6個月便宣告終止。Mozilla在公告中指出,經過對測試數據的評估,Orbit未能達到預期的用戶參與度與技術目標,因此決定停止服務。據最新消息,Mozilla決定將Perplexity的AI引擎作為火狐默認搜索引擎,至于Mozilla未來在AI有何動作,還有待觀察。
對于谷歌等傳統玩家而言,AI瀏覽器的主要威脅在于網絡生態的范式轉變。技術上,傳統搜索引擎通過爬取網頁提供鏈接,而生成式AI綜合生成對話式答案,使瀏覽器從“網關”化身“代理”。體驗上,AI瀏覽器讓用戶成為發號施令的指揮官,讓瀏覽器直接整合答案,網頁被解構成數據點實時結合,從而改變了互聯網架構。而更關鍵的是,原有的依靠網頁點擊量決定廣告投放的盈利模式,也因為互聯網架構的變化受到沖擊——而這恰恰是谷歌等搜索引擎營利的重要手段。傳統的搜索引擎玩家擁抱AI,需要轉變盈利模式,從而在長久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。
國內廠商在行動
海外瀏覽器市場正在拉開戰幕,國內瀏覽器廠商也激戰正酣。當2024年11月,360推出納米AI搜索開始,國內瀏覽器頭部企業也紛紛入局展開紛爭。
夸克靠著阿里通義千問大模型,瘋狂迭代更新技術。其AI超級框功能,可根據用戶指令調用AI工具,提供一站式AI服務,滿足用戶多遠需求。憑借小而美與全程無廣告的體驗,夸克長期占據國內各大應用市場工具類APP排行榜前列。
百度對其首頁和APP(同樣具有瀏覽器性質)都進行了改版,從過去的單行搜索框轉變為 AI 對話式輸出框。而這僅僅是百度迎接AI時代的其中一步。業界認為,接下來,百度將從搜索引擎轉變為智能助手,最終成為操作系統級入口,成為用戶與各種產品、服務交互的核心樞紐。
騰訊的QQ瀏覽器在5月19日升級,標志著QQ瀏覽器也加入了AI搜索大戰。QQ瀏覽器通過搭載騰訊混元和DeepSeek雙模型,以打造超級助手為目標,在瀏覽時提供多種AI功能,幫助用戶更高效地獲取和處理信息,滿足工作、學習等需求。
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,瀏覽器作為用戶接入互聯網的核心入口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縱觀國內外AI瀏覽器發展。海外新勢力虎視眈眈,谷歌、夸克、百度等老玩家也在積極探索新的發展路徑。AI不僅改變著瀏覽器的業態,也在改變著互聯網的架構與網絡盈利模式。如何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打開財富密碼,給用戶更豐富的AI使用體驗,廠商仍需要繼續探索。
封面新聞記者 吉星